
上星期五政府公布了東涌第106B區的其他招標價,是次招標最終以6.02億元批予新鴻基地產(016),而另外3支入標的標價分別為5.14億元、5.0288億元及4.26億元,即是比中標的標價低三成至一成半,如果以樓面地價計即是大約介乎1,060元至不到1,300元每方呎。
有記者問最高及最低的標價相差三成是否誇張?根據筆者的經驗,過往一些賣地招標成績,最低標價相對中標價可以差得更遠,可以是「天一半,地一半」,現在只是相差三成,其實已經相對合理,可以看得出入標的發展商都是抱着希望投得的心態下出價,並不是以俗稱「扑傻瓜」的價錢去試水溫或湊熱鬧。
但話雖如此,中標的標價也只是每方呎1,500多一點,而最低的標價竟然1,100每方呎也不到,這反映出發展商對東涌的樓市非常審慎。畢竟東涌新填海區來年有非常多的供應,而且該區域亦非常依靠將來的東涌東站,再加上東涌樓價一向都是比較處於低水平,因此在現時市況不明朗的情況下,發展商出價審慎亦不無道理。
作者為中原測量師行執行董事張競達先生
免責條款:本文章内容只反映講者個人意見,並不代表本公司之立場。中原測量師行並無採取任何步驟核實文章所載的内容,故並不擔保有關内容的完整性及準確性,本公司不會承擔任何人因依賴有關內容所導致的損失的任何法律責任。若閣下對於内容存有疑問,應諮詢專業人士建議。